祥捷U型玻璃 |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務中心(行業(yè)一等獎)

2019-06-12 08:43

祥捷U型玻璃 |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務中心(行業(yè)一等獎)


2017年全國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建筑工程類)一等獎

02.webp.jpg

◆項目概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東方藝術寶庫”。為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經國家發(fā)改委批準建設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務設施(開放之后改名為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是“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借助當代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展示手段,向觀眾呈現敦煌莫高窟絢麗多彩的石窟藝術經典與氣勢恢宏的歷史文化背景,使觀眾在進入洞窟之前就能與敦煌莫高窟進行全方位、近距離的了解,進而適量減少現有開放洞窟的數量,縮短游客在洞窟內的滯留時間,減輕參觀活動對石窟遺址造成的壓力,緩解敦煌莫高窟旅游開放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續(xù)利用”的目標。建筑主要功能包括游客接待大廳、數字影院、球幕影院、多媒體展示、辦公、餐廳、商店等。

04.webp.jpg

項目選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郊區(qū),距離莫高窟約15公里,占地面積4萬平米。用地南側為平坦的戈壁灘,視野開闊。用地東側不遠處為敦煌機場,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可以在幾十米的空中俯瞰游客中心。


03.webp.jpg


◆技術特色

用地的周邊環(huán)境特點決定了本建筑的形態(tài)特征。如同沙漠中的流沙,如同雅丹地貌中巨艦般的巖體,如同矗立在沙漠中近千年的漢長城,如同莫高窟壁畫中飛天飄逸的彩帶,整個建筑充滿著強烈的流動感,若干條自由曲面的形體相互交錯,婉轉起伏,巨大的尺度和體量將沙漠地景建筑的特征表達得淋漓盡致。形體在水平和高差交錯過程中自然地產生出光縫和光井,將光線引到室內,形成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球幕劇場的圓球體量直接暴露在外,就像從流沙中顯露出來的石頭一樣,光彩熠熠。整個建筑以抽象的方式表達了敦煌特殊的自然地貌和莫高窟文化內涵的特色。

05.webp.jpg



結合這樣流暢的形態(tài)和空間走向,將游客的參觀流程“游客接待——參觀預展——數字電影——球幕電影——乘車參觀洞窟——回程——餐飲購物——離開”與之對應,形成功能和形態(tài)的高度統(tǒng)一。

充滿動感的語言特征從室外延續(xù)到室內。所有的公共空間,包括接待大廳、公共通道、數字展示、休息區(qū)均為開放空間。順應外部形態(tài)的變化,室內空間的高度也隨之變化。結構支撐體的形態(tài)用“墻”的概念,將不同功能、不同高度的空間進行劃分,界面清晰,空間明確。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務中心01.webp.jpg


整個建筑外觀厚重,開窗較少。開窗的形式借鑒莫高窟洞窟的開洞立面構成方式,錯落有致。外墻采用水洗石工藝,以質樸的材料和色彩表現敦煌的自然和地域文化特點。



我們希望這座建筑是謙和低調的,它應該就是大漠戈壁上的一座小沙丘;我們希望這座建筑是簡樸的,只用空間語匯說話,去掉不必要的浮華雕飾;我們希望這座建筑是宜人的,它應該為游人提供舒適的服務和展映功能;我們希望這座建筑是生態(tài)的,它的自然采光通風、遮陽、隔熱、地道降溫等一系列適用節(jié)能技術會大大降低它的運營成本,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更希望這座建筑是有文化特色和藝術品位的,不需要過多的說明和解釋就能讓人們從中解讀出自然的美學和人文的精神,過目不忘。我們最初的感動來自對大自然的敬畏,茫茫戈壁上一座沙丘在夕陽下顯現出奇妙的千姿百態(tài);我們最初的震撼來自莫高窟中古代先人巨匠在黑暗的洞窟中描繪出精美絕倫的壯麗壁畫和造像藝術。我們把這分感動和震撼的情感溶入到設計構思中去,用最樸素的大地語言,用最自然的光影條件,用最本土的民間智慧,用最當代的數字信息設計技術來創(chuàng)作一道屬于敦煌的新風景,來譜寫一首歌頌莫高的贊美詩!

06.webp.jpg


◆技術成效與深度

1
本項目形體復雜,結構設計與施工難度很高。主體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大跨度屋面結構采用了現澆空心樓板,球幕影院部分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殼體。由于整個建筑是曲面造型,非常有特色,但是非常復雜。我們運用BIM設計系統(tǒng),對曲面樓板、三維曲梁、曲面井字梁、漏斗形院落、異形柱、混凝土球殼等構件進行精確地定位,同時為現場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建成的建筑非常準確地體現了設計圖紙的想法。本項目獲得第十四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07.webp.jpg


2
采用低技術策略的“綠色設計”策略??紤]敦煌氣候特點,屬于沙漠干旱氣候,早晚溫差大,夏季太陽輻射強。盡量少使用特殊的設施、設備、能源來調整室內氣溫和通風采光等要求,在設計中通過對空間、材料、外墻面積的良好控制,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盡量減低能耗和運行成本以及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a、采用地道溝自然通風系統(tǒng)。過渡季節(jié)盡量利用自然的通風,夏季炎熱時段利用地道溝系統(tǒng)對空氣降溫,配合空調系統(tǒng),以減少能源消耗。


b、采用地源熱泵系統(tǒng)。它具有很多優(yōu)點:清潔環(huán)保,長期運營成本比電制冷空調系統(tǒng)低,冷熱源同時解決,省去燃氣鍋爐房的投資,熱泵機組運行效率高、可靠、穩(wěn)定。


c、建筑的屋面:采用架空通風屋面,夏季減少輻射熱,冬天保溫。屋面結構板局部做雙層空心大板,中間層在施工時填充泡沫聚苯板,達到高效的保溫隔熱性。


d、建筑的外墻500mm厚,內、外兩側均為200mm厚輕質混凝土砌塊,中間根據需要填充泡沫材料及多孔聚合物保溫板,夏天能阻擋熱輻射,保證室內涼爽的適宜溫度;冬天減少室內的熱損失,有利于儲備熱量。


e、局部采用雨水收集系統(tǒng),經過中水處理,用以灌溉綠化。


10.webp.jpg

3
景觀步行廣場在高度上起伏變化,就如同行走在起伏的沙丘上,從城市道路慢慢靠近建筑。廣場通過各種色彩、大小、肌理不同的礫石作為骨料澆注成彩色混凝土,顏色來自莫高窟壁畫的啟發(fā)。植物的種類選用當地耐旱植物,并采用干旱地區(qū)最有效的一種節(jié)水灌溉方式——滴灌。停車場采用綠化停車場,用當地的楊樹種植。



4
室內延續(xù)動感流暢的建筑語言,并順應外部形態(tài)的變化,空間的高度也隨之變化。結構支撐體的形態(tài)用“墻”的概念,將不同功能、不同高度的空間進行劃分,界面清晰,空間明確。室內地面采用橡膠卷材地面,并通過模擬壁畫顏色的曲線條來暗示人流的動向,墻體表面采用噴涂拉毛的肌理,增加質感。吊頂采用鋼板網吊頂,形成自然連續(xù)的曲面,表面也采用噴涂質感。建筑室內室外形成非常統(tǒng)一的整體效果。


09.webp.jpg


◆綜合效益

本項目于2014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單日最高峰游客接待量超過1萬人。游客中心在各方面使用上均達到預期效果。首先,這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外觀的色彩和造型與周邊環(huán)境融為一體,游客非常喜歡這個建筑,都會與它拍照紀念。其次,整體功能使用方便,內部空間寬敞高大,交通組織非常合理,即便游客數量巨大,仍然非常有序。第三,各種設施運行正常,在綠色節(jié)能方面效果尤為明顯,節(jié)省了運營成本。營業(yè)時間內,觀眾接待大廳及休息廳利用采光井、采光窗引入自然光,自然采光基本滿足室內照度要求。經測試在夏季,地道溝出風平均溫度為19.8℃,地道總供冷量為340kW,接待大廳室內平均溫度為 25.5 ℃,室內溫度非常舒適。當室外溫度為21.0℃時,雙層通風屋面的外表面溫度為32.5℃,內表面溫度為25.1℃,溫差為7.4℃,減少約8.6%的設計冷負荷。在建筑地下設中水處理機房,將污廢水利用化糞池進行預處理,在深化處理后用于綠化。最初綠色節(jié)能的設計理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節(jié)省了運營成本。



主要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設計起止時間:2008-03-20/2009-10-21

竣工驗收時間:2014-09-05

主要設計人員:

崔   愷    吳  斌     趙曉剛     尤天直

劉建濤    朱躍云    王  加      胡  桃

顧建英    張明曉    馮  君      高  治

張汝冰    禚新倫

摘自/設計與管理